
【番茄鐘 2 週實驗】30 小時高效專注,我的 5 個真實心得
2025 Sep 24 一人公司
(原文發佈於2025. 9/14 電子報)
這兩週,我用番茄鐘獲得了「紮實 60 顆番茄鐘=30 小時高品質專注力」。
這些時間換來了:
6 小時寫作
7 小時閱讀
5 小時每日復盤與規劃
3.5 小時與 AI 共創系統
完成八月整個月份的大復盤
除此之外,我也用番茄鐘做其他大小事,就不細列啦。
想跟你們分享幾個特別有感的心得:
▋地點選擇:比安靜更重要的,是「不被打擾」
大家直覺會覺得,做番茄鐘要找安靜的地方。但如果「安靜」和「不被打擾」無法同時兼顧,優先選 不被打擾。
換句話說:吵雜但沒人認識你 > 安靜卻有人一直打斷你
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咖啡店,常常比家裡或辦公室更適合。
因為在家或公司,不管你怎麼交代「不要打擾」,總會有人不以為意,習慣性敲門、拍你肩膀叫你。這些干擾,你很難掌控。
在他們改變習慣前、重視你的需求前,若你不希望因此犧牲自己的專注力,那就盡可能去外面吧!
我回老家時就深刻體驗到這點,只是要 1 顆番茄鐘的時間,也常常被打斷,最後乾脆改變策略:需要專注,就直接出門!
考量回老家的目的(陪家人)以及個人作息,在老家時我需要且可以用的番茄鐘時段,是早晨與晚上睡前。
於是有一天凌晨 4:30 我就坐在麥當勞,最後完成了 3 顆番茄;晚上 8 點出現在路易莎咖啡,又完成 3 顆。
murmur 一下,凌晨 4:30 真是夭壽早,但因為要 6 點陪媽媽去菜市場,只好更早起 XD 雖然累歸累,但很開心能拿回個人專注時間。
早晨通常是最不受打擾的時光,但圖書館、自習室通常要上午 8~9 點才開,一般咖啡店 10~11 點開,如果你也想早起做番茄鐘,以下這幾個地方可參考:
摩斯漢堡:早上 6 點開~晚上 11 點關
路易莎咖啡:早上 7 點開~晚上10點關
部分多那之咖啡店、麥當勞:24 小時營業
那次凌晨 4:30 在麥當勞發現不能點早餐,才知道原來早餐 5:00 才供應XD 只好點了勁辣雞腿堡套餐,好一個重口味的早晨😌
每間分店營業時間可能也會有所不同,大家可以上 Google Map 再確認。
▋紙筆番茄鐘:左頁專注,右頁靈感
我的方法是把筆記本打開,筆記本左頁寫「番茄鐘紀錄」,右頁專門寫「靈感」。
因為專注時常常會冒出好靈感好點子,但如果立刻打開手機或電腦去記,專注力很容易被破壞。
現在我改變策略,預留筆記本右面作為靈感書寫紀錄區,當靈感出現時,直接在右頁快速手寫紀錄,有效率外也大幅降低專注力被破壞的機會!讚讚!
▋計時器要用「乾淨的手機」
番茄鐘必備工具:計時器。但一般手機就是最大的誘惑來源。
我的解法是挖出一支沒有社群 App 的舊手機,專門拿來計時。乾淨、專注、超好用!
▋改變對時間的認知
以前覺得 2 小時不夠做什麼大事,現在因為番茄鐘增加專注力,效率提高外,番茄鐘是用 30 分鐘來切分,2 小時等於 4 顆番茄耶!是 4 顆耶!是 4 顆耶!(是要多激動?
時間突然變得超有價值,頓時變成時間小富翁一樣😆
▋有張有弛,不 burn out
番茄鐘的設計「25 分鐘專注+5 分鐘休息」,讓大腦能夠在專注與放鬆間切換,避免過度用力 burn out,或放鬆過頭收心收不回來。
番茄鐘有效解決我 burn out 和收不回心的問題。
這麼好用的方法,想繼續實踐下去!

Hi ,大家好,我是展展 Betty.
一位喜歡用文字與攝影,記錄生命成長的人.
是一名登山嚮導,喜歡多元,所以除了爬山外,現在關注主題 AI、投資理財、變美
▪️ 喜歡書寫的主題:生命體悟、親密關係、親子關係、個人成長、讀書心得、金錢思維、哲學思考